我國關于哈雷慧星的記錄最早在哪個時代?-哈雷彗星最早
編輯: admin 2017-26-03
-
4
世界上公認中國是對慧星觀測和記錄最早的國家.中國古書《淮南子?兵略訓》中就記錄了公元前1057年的一次慧星,它就是后來被命名為“哈雷”的慧星.
類似問題
類似問題1: 我國關于哈雷慧星的記錄最早在哪個時代?[歷史科目]
最佳答案是中國人紀錄的.最早是有中《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七年,彗星先出東方,見北方,五月見西方……彗星復見西方十六日.”這是各國學者公認的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記錄.秦始皇七年為公元前240年.從那次起到1910年,哈雷彗星共回歸了29次,在我國史記和地方志中都有記錄.
實際上,我國典籍中還有更早的哈雷彗星記錄.如《春秋》、《左傳》、《史記》、《文獻通考》等著名歷史典籍中,都有魯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于北斗的記載.魯文公十四年是公元前613年.不少中外學者把這次記錄也看成是哈雷彗星最早的一次回歸記錄.
類似問題2: 哈雷慧星的最早記錄是哪國人留下的?
當然是中國人!
我為我們是中國人自豪
我為我們是中國人驕傲!
老美和日本人都@@@@@吧.
哈雷的平均公轉周期為76年,但是你不能用1986年加上幾個76年得到它的精確回歸日期.主行星的引力作用使它周期變更,陷入一個又一個循環.非重力效果(靠近太陽時大量蒸發)也扮演了使它周期變化的重要角色.在公元前239年到公元1986年,公轉周期在76.0(1986年)年到79.3年(451和1066年)之間變化.
哈雷彗星的彗核大約為16x8x8 千米.它在眾多彗星中幾乎是獨一無二的,又大又活躍,且軌道明確規律.這使得Giotto飛行器(ESA所有)瞄準起來比較容易.但是它無法代表其他彗星所具有的共性.
哈雷彗星將在2061年返回內層太陽系.
類似問題3: 【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是哪國人留下的】百度作業幫
是中國人紀錄的.最早是有中《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秦始皇七年,彗星先出東方,見北方,五月見西方……彗星復見西方十六日.”這是各國學者公認的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記錄.秦始皇七年為公元前240年.從那次起到1910年,哈雷彗星共回歸了29次,在我國史記和地方志中都有記錄.
實際上,我國典籍中還有更早的哈雷彗星記錄.如《春秋》、《左傳》、《史記》、《文獻通考》等著名歷史典籍中,都有魯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于北斗的記載.魯文公十四年是公元前613年.不少中外學者把這次記錄也看成是哈雷彗星最早的一次回歸記錄.
類似問題4: 【世界上最早記錄哈雷彗星的國家是()】百度作業幫
中國史書上對哈雷彗星的出現有詳細記載.論記錄時間之早,首推《春秋》.《春秋》說: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這是世界上第一次關于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論所記內容之早,則首推西漢的《淮南子》.《淮南子·兵略訓》說:“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至汜而水,至共頭而墜,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據中國天文學家張鈺哲推算,這是公元前1057年哈雷彗星回歸的記錄.從公元前240年起,哈雷彗星每次出現,中國都有記載,其次數之多和記錄之詳,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哈雷彗星的原始質量估計小于10萬億噸.如取近似值,彗核平均密度為每立方厘米1克,則彗核半徑應小于15公里.估計它每公轉一圈,質量減少約20億噸,這只是其總質量的很小一部分,因此它還會存在很久.
類似問題5: 哈雷彗星最早記錄是哪國人留下的?
英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