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匯文中學八年級上學期地理生物試題,還要一份八.
編輯: admin 2017-12-03
-
4
學習過程中的課本,作業和信息定期放在一起.站立,看在一目了然那里.有些學生接觸到一本書時,東找西翻,大家的視線.經過時間在忙碌和焦慮的.在我看來,是沒有原則上的學生不好好學習.
評價:學習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其他因素,除了學習,這是密切相關的因素很多,學習效率,因為人的體質,情緒,狀態.
[摘要]
學習必須是有條理的,改進學習方法,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高與低,是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的一種表現.在學生的學習效率主要受影響學習成績.當一個人進入社會,但也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這時候,一個人的學習效率會影響他(或她)的工作成績,而這反過來又影響到他的事業和前途的水平.可見,在中學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效率更高,是一個人的生活的發展有很大的好處.
可以說學習效率高,必須有良好的學術學生(言外之意,學習成績好并不一定是學習效率高).因此,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提高學習效率是一個直接的方式來提高學習成績.
提高學習效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的探索和積累.以往的經驗可以借鑒,但必須充分結合自身的特點.因素會影響學習效率,學習更多的因素在學習外.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合理利用時間,還要注意的是濃縮的意圖,毅力文化,有很深的了解自己的優勢,缺陷的基本素質.總之,有什么困難,可以做得到的. “
我希望在學習的道路上,你會很容易!
同時,請注意你的生物鐘: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存在一些分歧是最好的學習時間人的大腦活動模式,在一天中認識到:在一般情況下,大腦有一個嚴謹,縝密的思維能力8:00; 15:00認為是最敏捷的能力; 20時內存最強的一天,12小時,推理能力在逐漸減弱.根據這些法律,早上剛起床人們的豐富的想象力,抓緊時間捕捉一些靈感,你的想法嗎?兼職工作語言和記憶英語單詞,早上的新鮮空氣,參加一些體育鍛煉,上午做一些嚴謹的工作類,仔細聽,良好的課堂筆記,除了講座,下午快速,準確地做了一天的書面工作,晚上加強記憶和理解,預覽第二天的功課.中午,傍晚時間的間隙安排,不費力的事務性工作,如需要看看報紙,收集寫作素材,散步和休息.
最后,我祝你身體健康,學業進步,祝你好運,考試成功!
偶爾?
多項選擇
>
仙人掌生長在干旱地區,它的葉子針,這有利于()
A.光合作用B.減少蒸騰,分解的物質在人體內,以維持體內水分
C.呼吸D.吸收和運輸水分
2.剛收獲的水稻,必須盡快干()
> A.加強呼吸B.抑制呼吸
C.促進
3.移栽作物所需的土壤,種子休眠D.促進種子發芽,減少工廠訂單() BR />
A.確保根繼續吸收有機物質,在體內失去的水分從土壤中B.
C.保護胚根,細長的根毛D.促進根系正常呼吸
4.研究表明,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漸增加,在大氣中,以下哪些措施可以緩解這一現象()
A.加快發展的工業生產B.造林的
C.砍伐樹木D.大力發展畜牧業生產
5.結西瓜植株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
A.光合作用B.西瓜果實膨大C.瓜蔓增長D.蒸騰
有很多在西瓜種子,西瓜花()
多雄蕊CA多子房B.胚珠D.以上雌蕊
7.目的施肥作物生長()
A.水B.無機鹽C.能源D.有機物
8桃花雌蕊,()
A.掐絲風格,卵巢B.恥辱,風格和卵巢
?的目的,花藥,花絲,風格D.細絲,子房,胚珠
綠色的樹葉制造有機發光實驗,在白天和夜間的黑暗(盆栽天竺葵)
A.貧化淀粉的葉子B.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容器中的二氧化碳吸收最好D.
吸收容器中的氧
BR /> 10.作物栽培過程中,應用率是()無機鹽.
A.鐵,鋅,鈣B.錳鉬銅CD
11.含NPK廠小的氮和磷的鈣主要的原因是()
A.細胞生長,細胞分化B.細胞分化,液泡C.細胞分裂增加,細胞生長D.細胞長大師,空泡增加
13.規定在中國每年的植樹節()
A. B. 4月12日,5月3 C. 4月D.第一周的
14.下列物質進廠3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并不需要通過氣孔()
A.蒸汽B.氧氣C.二氧化碳D.無機鹽
15.的植物在白天()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騰作用D.三個角色
16.木本植物莖,保持大膽,是共同的祖先,人類和類人猿()
A.樹皮B.木質部C.形成層D.韌皮部
17.( )
A.黑猩猩B.獼猴C.森林古猿D.狒狒
18.精子和卵子相遇結合位點的受精卵()
A.輸卵管B.子宮C.卵巢D. ****
19.發展的胚胎在母親的子宮需要的養分()胎盤D.臍帶
/> 20
A.子宮B.,母體血液C.的下列基團的物質都體組合物材料,和人體(材料)
.淀粉,糖類,維生素B.蛋白質,脂肪,鹽C.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D蛋白質,水,無機鹽
21.三種有機物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消化液和脂肪()
A.膽汁B.胃維他命C腸液D.唾液
22肺泡功能敘述,不正確的是()
A.肺泡壁是一層扁平上皮細胞
B.肺泡包裹著豐富的毛細血管
C.肺泡數量是非常多的接觸面積?氣體
D.肺泡壁的平滑肌,因此,肺泡擴張和收縮
23通過結構的食物的人去吃飯,吸入空氣中的()
A.口頭B.咽C.喉D.氣管
24.下面的語句可能導致食品安全事故()
B.過了保質期的包裝食品不能吃
C.廚房和烹飪用具要保持清潔
BR /> D.野生蘑菇可以吃
25.青少年心理變化的特點,表現的是()A.內心世界是很簡單的,什么都只是溝通,與家長
B.更強烈的獨立意識,但挫折也渴望得到家長和老師的關心
C.很強的依賴性,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生活總是讓教師和家長解決
D.心理和成熟,勤奮和復雜
二,簡短的回答
為了研究的光的強度和光合作用的關系,在晚上,我們將充滿在試管中的水把金金魚藻,管依次放置在遠離從白熾燈不同距離處,觀察中所產生的氣泡的數目試管.收集到的數據如下表所示表后根據表中的數據來回答這個問題,和知識:
測試燈管距離(cm) BR />
20
30
40
產生氣泡數量(個/分鐘)
60
25
10
(1)植物和從所述光源的距離的關系的氣泡數產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組成,產生的氣泡是_________測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試管放置在黑暗的環境,你預測的結果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從上面的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的生物中期審查
八年級,目前已知的動物大約有150萬種,這些動物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無脊椎動物他們的身體脊椎,另一種無脊椎動物,它們的身體是沒有脊椎.
生物多樣性的物種多樣性; 2,生活環境的多樣性; 3,00多樣性的運動.
3,魚已經能夠生活在水中,是至關重要的兩個特點:(1)可以依靠食品,國防大鱷游老(2)能在水中呼吸.
4,魚可以克服水的阻力的結構:流線型的車身表面(梭型)身體分泌的粘液.
5,游泳的魚依靠行李箱尾從一邊到另一邊,產生前進的動力,以保持平衡,依靠背鰭,胸鰭,腹鰭,臀鰭和保持前進的方向,依靠尾鰭.
6,實驗難以直接得到研究對象,有時與模型實驗,模擬實驗對象建模,或一些模擬實驗的實驗條件,實驗模擬.
7,8,魚鰓呼吸.
9,豐富的毛細血管起到輔助作用的各種鰭運動的協調.魚鰓,鰓是鮮紅的.
10,薄鰓此外,為了擴大面積?與水接觸,有利于充分進行氣體交換吉爾是不容易吸收的氧氣.的空氣,離開水的魚,鰓相互覆蓋,減少了占地面積?與空氣接觸,可以從空氣中獲得足夠的氧氣,并因此窒息死亡.
11,紅腮在水下呼吸的關鍵特征:鰓豐富的毛細血管,鰓絲此外薄.
12日,從魚口,從鰓蓋后緣流出的水流量.
13,水外流鰓,降低氧氣,二氧化碳,增加毛細血管
鰓絲
14,氣體交換水中O2 - 鰓絲CO2-水
15,魚的主要特點:身體表面常有鱗,用鰓呼吸,通過擺動的尾巴和鰭游泳的協調作用.
16,口和肛門,食物從口入的消化腔,消化的食物殘渣排泄口,這些動物被稱為腔腸動物.
17,身體柔韌性的殼保護動物叫軟體動物的身體.
18,機身表面質地很長很長的一個動物被稱為甲殼類動物,甲殼類動物用鰓.
19,腔腸動物,軟體動物,甲殼類動物是無脊椎動物.
20,水中的各種生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水域生態系統之間通過食物鏈和食物網,形成密切而復雜的關系,而對環境的影響的水域,的種類和量的增長和下降,會影響人類的生活.
21,對水生環境相比,陸地環境要復雜得多.(1)相對干燥;(2)之間的溫度差一天,晚上(3)缺乏水的浮力,氣態氧(4),(5)土地復雜和不斷變化的環境.
22,陸生動物適應環境:1,一般有結構,以防止水分流失; 2,不受水的浮力,一般的身體和運動器官,爬行,走路,跳躍,跑步,爬山和各種運動,以尋找食物和避免敵人,一般有空氣呼吸,各種呼吸道位于身體內部的器官,如氣管和肺部; 4,一般有發達的感覺器官和神經系統不斷變化的環境做出反應,及時.
23,環節動物,軟體動物,環節動物,無脊椎動物.
24,身體是彼此環體節動物環節動物相似.
25,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質,濕潤的土壤,因為蚯蚓是冷血動物,溫度的變化是不適合蚯蚓生活.
26,靈活的身體分節的蚯蚓身體的運動.
27,蚯蚓依靠肌肉的收縮和舒張,豬鬃支持和定期的運動.
28,蚯蚓沒有一個專門的呼吸系統,蚯蚓呼吸依靠分泌的粘液,始終保持濕潤的體壁.云蚯蚓體壁的毛細血管,空氣中的氧氣首先溶解在體表粘液,然后滲進體壁,然后進入體壁的毛細血管的身體排出的二氧化碳由表面的體壁的毛細血管.
29,蚯蚓不保持恒定的體溫,只能生活在土壤中的溫度變化那么深.
30,溫血動物是溫血動物適應環境,有利于正常的新陳代謝.
31兔子的體溫恒定,不僅靠近表面的毛發,需要發達的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共同協調.
32,兔后肢較長的前肢短,肌肉發達的后腿,適合跳躍.
33,門齒 - 切斷食物犬 - 撕裂食品摩爾 - 磨糧食
34,類似兔心臟和肺的結構和人體的部分,此描述的人與兔的分類非常接近,屬于哺乳動物.
35,饋線植食性(如兔)
食肉動物(如狼)
雜食動物(一個人)
36,盲腸主要是用來消化纖維,草食動物的盲腸.
37,適于切斷兔的牙齒分化為門齒和臼齒,門齒,臼齒適于磨碎食物的植物纖維.發達的盲腸兔的消化道,這些都是吃植物,它們適應的生活習慣.
38,兔子發達的大腦和神經的整個身體,有四肢發達,使他們能夠敏感的外部環境的變化,并迅速作出相應的反應.
39,哺乳動物是最高的動物,脊椎動物,地球上約4000種,除了極少數的品種有許多不同類型的表面涂層,胎生,哺乳期,以及其他特性(特點:心臟四腔,肺呼吸體溫恒定,是熱血動物,牙齒,門齒,犬齒,臼齒的分化)
40 9000余種,鳥類世界.
41,鳥的形狀呈流線型,減少空中飛行的阻力.
42點是羽毛羽毛鳥的羽毛(熱烈作用)是的羽毛脊柱,扇形翼,在與空氣接觸的面積增加,容易流失的空氣和飛行.
43,發達的胸肌鳥類,安裝在龍骨上,這將有利于風扇的空氣和飛行.
44,鳥的骨骼中空,透光性強,胸骨突出的龍骨結構,容易發達胸肌肌肉附著胸骨(龍骨),減輕重量,有利于飛行.
45,鳥類消化特點:1,食量大,消化能力,以滿足飛行時能消?化; 2,糞便儲存,輸重量,有利于飛行; 3,直腸短,排便次數.
46,制定一個鳥的心臟,工作能力,血液攜帶氧的能力,有利于飛行.
47,安全氣囊(呼吸),輔助肺呼吸,滿足飛行氧的需要,鳥的身體.
48,鳥的身體是為飛行而設計的.
49
鳥恒溫動物哺乳動物
50只身體表面覆蓋著羽毛,前肢變成了翅膀,并能快速飛行,身體安全氣囊繼發性肺呼吸,體溫高,持續的.
51,昆蟲,范圍最廣的動物,動物種類的已知物種(占4/5),超過1萬多種,昆蟲有三對腳,可以抓取一些昆蟲的足特化成跳躍的腳能跳,最昆蟲有翅膀,能飛的昆蟲是不是唯一的飛行的脊椎動物.
52,不同結構的昆蟲翅膀和鳥的翅膀,但適合飛行的觀點有這些共同的東西:風扇形結構,有利于飛行,這些結構的操作所造成的肌肉的收縮和舒張,在空中向上抬起和前進的動力,相對身體有一盞燈,利于扇動空氣和飛行區.
類似問題
類似問題1:遼寧省綏中縣初一中學2011-2012學年度上學期數學,英語,期末考試卷及答案[政治科目]
跪求2011-2012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考試試卷(英語、數學、化學、生物、地理、歷史這個東西真的是不好搞哦,我問問我同學有沒有,有的話再聯系你
類似問題2:初中七年級上學期歷史、政治、生物、地理全書的歸納與總結初中七年級上冊政治、歷史、生物、地理全書重點總結[歷史科目]
第一單元
第一課 中華大地的遠古人類
1、目前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距今約170萬年的 .
2、距今約 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的原始人類被稱為“北京人”.
3、 還保留著猿的一些體質特征,但他們已經能直立行走,上肢基本上具備了現代人的特點.
4、 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5、 ,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取得的重大進步.
6、北京人已經使用 . 的使用,提高了原始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和腦的進化.
7、人類最原始的社會組織形式是:原始人往往幾十個人在一起, ,過著群居的生活.
第二課 星羅棋布的氏族聚落
1、距今約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華大地星力棋布,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黃河流域的 和長江流域的 .
2、距今約 年的半坡聚落位于 ,現存遺址面積約5萬平方米.半坡聚落居民已種植 、 、 ,飼養 、 ,還經常去 、 .他們開墾耕地用 、 ,收割莊稼用 、 ,加工谷物用 、 等.
3、 是半坡居民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
4、我國是最早種植 和 的國家之一.其中,最早種植 的是半坡居民;最早種植 的是河姆渡居民.
5、距今約 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 ,是長江流域氏族聚落的代表.河姆渡居民種植 ,飼養 、 、 等家畜.
6、河姆渡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還用動物骨骼制作工具,他們在這些工具上 , ,這是工具制作技術的又一進步.
7、河姆渡聚落的房屋是 式的.幾千年來, 一直是江南地區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8、大汶口居民時期,出現了私有財產,聚落的成員之間產生了貧富分化.
第三課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1、相傳 改進農具,教人農耕,嘗遍百草,發明醫藥,是中化原始農業和醫藥學的創始人,因此號稱 .他還發明 ,開辟 ,使人們互通有無.
2、相傳 造出宮室、車船、兵器、衣裳,還讓下屬官員發明文字、歷法、算術和音樂.他的妻子 發明了 .
3、距今約 多年前,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已經出現部落聯盟.
4、 和 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5、黃帝之后過了很久, 、 、 先后成為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
6、通過推舉產生部落聯盟首領的辦法,后人稱之為“ ”.
7、 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他采用 的方法,把洶涌的洪水引入大海;又領導人民 , ,化水害為水利,發展農業生產.
第二單元 國家的產生和社會變革
公元前21世紀,王位世襲制的實行及國家機構的設置,標志著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的出現.
夏商西周時期,燦爛的青銅文明是以 、 和
為代表.
夏朝開始進入奴隸制階段.西周實行宗法分封制.
春秋戰國時期開始進入鐵器時代.也開始確立了封建生產關系.在思想方面形成了學術繁榮、百家爭鳴的局面.
5、四大文明古國的有 、 、 和 .
第5課 夏商西周的更迭
1、約 年, 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國家—— ,定都 .并組建 ,制定 ,設置 ,建立起 .
2、夏朝最后一個國王是 .夏朝滅亡的原因是:夏桀施行暴政;商部落日益強大.
3、約 年,商部落首領 ,聯合周邊各部落起兵打敗了桀,建立 ,建都在 .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
4、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 把都城遷到 ,此后商朝的統治穩定下來.因此,后代又把商朝稱為 .
5、商代, 已經具備漢字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一種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文字.
6、公元前1046年, 擊敗商朝軍隊,建立 ,定都 ,史稱西周.
7、西周的經濟進一步發展,各級貴族和平民可以從周王那里分到土地,只有使用權,但不能轉讓和買賣.農業上已有人工灌溉.手工業分工較細,原始瓷器制作比較普遍,建筑物上開始使用瓦.
8、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公元前770年, 遷都 ,歷史上稱為東周.
第6課 夏商西周的社會與國家
1、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內容是 ,稱為“授民授疆土”, .
2、分封制規定了受封者的義務,即必須 , ,
.
3、西周實行分封制的意義在于:(1)諸侯國是周設在各地的據點,起著 的作用.(2)加強了周王室與各諸侯國的經濟、文化聯系.(3)密切了同周邊各少數民族的關系,推動了邊遠地區的經濟開發和文化發展.
4、夏商西周社會以 區分尊卑等級.
5、夏商西周時期, 是農業和手工業生產部門的主要勞動者;王和大小貴族擁有很多奴隸,奴隸主要來源于
和 .
6、為了對外征戰和對內鎮壓反抗,夏商西周國家都建立了強大的 ,制定了嚴酷的 .
7、 配合暴力鎮壓,是統治人民的另一種手段,起著調節社會矛盾、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統治階級通過
的禮儀活動,教育感化民眾,起到維護等級制度和穩定社會秩序的作用.
第7課 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
1、公元前770——前476年,是我國歷史上的 時期.當時出現了 、 、 、 、 等五個霸主,史稱“春秋五霸”.其中最先稱霸的是 .
2、 穩定內政以后,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積極開展對外活動.公元前651年,在葵丘舉行的諸侯盟會上,周天子派代表參加,正式承認 在中原霸主地位.
3、楚軍在 打敗晉國,楚莊王跌升為霸主.
4、公元前475年——前221年,是歷史上的 時期.晉國分裂成 、 、 三個國家,與原有的 、 、 、 并稱“戰國七雄”.
5、 稱為“合縱”; 稱為“連橫”.
第8課 鐵器牛耕引發的社會變革
1、人們通常在貴族的田地中集體耕作,古書中把這種大規模的集體耕作描寫為“ ”.
2、鐵器的廣泛使用,極大地促進了 的發展.鐵梨鏵的出現,是耕作技術的一大進步.
3、 ,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個全生產成為可能.
4、“ ”、“ ”,反映個體生產取代大規模強制性集體耕作,個體小農逐漸成為社會的基本生產單位.
5、公元前356年, 開始變法.
簡述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以及意義.
第9課 甲骨文與青銅器
1、甲骨文是指 .
2、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就是從 開始的.
3、 是銅、錫、鉛的合金.
4、 是商朝青銅器的代表作,是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
第10課 思想的活躍與百家爭鳴
1、 是偉大的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主要是“ ”、“ ”兩部分.
2、“ ”就是要愛人,要廣泛地理解和體貼別人,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不應強加于人.
3、“ ”就是要求人們能夠約束自己,加強個人修養,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社會規范.
4、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 ”,主張以“ ”教化人民,以“ ”治國.
5、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教學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使學生的潛能教得到發展的是 ,他的弟子們把他的言 論整理成《 》一書.
6、請簡述“百家爭鳴”.
7、儒家主張教化百姓,以“ ”治國;法家強調用“ ”加強統治;道家既反對“ ”治,也反對“ ”治,他們提出“ ”.
第11課 先民的智慧與創造
1、都江堰是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 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2、兩千年前的都江堰的作用在于灌溉、分洪,是我國古代規模最大、效益最好、歷時最久的水利工程;他代表了我國當時水利工程的先進水平,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3、 稱為編鐘.
4、編鐘的出現表明 .
請簡述為什么都江堰能夠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第三單元 大一統的秦漢帝國
1、公元前221年, 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
2、世界范圍內,與秦漢帝國先后并存的主要有歐洲的 、西亞的 等古代國家. 與 的文明最為輝煌.
第13課 秦帝國的興亡
秦國能兼并六國實現統一的原因是:(1)統一成為大勢所趨;(2)人們苦于戰爭,渴望和平;(3)秦國變法比較徹底,實力最強;(4)秦采取正確的軍事方針,長平之戰后,六國皆無力御秦.
公元前260年,秦在 大破東方六國中實力最強的趙國軍隊.
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國先后兼并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建立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 國家,定都 ,秦王贏政自稱始皇帝.
請簡述秦的統一有什么意義.
公元前209年夏, 、 率先發起了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它 .
第14課 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的措施
什么是中央集權制度?
請簡述秦始皇做一些什么來發展經濟?
秦始皇規定以小篆作為標準文字,頒行天下,后來又推行一種新的字體——“隸書”.請簡述統一文字的意義.
4、秦國以貨幣圓形方孔錢為標準樣式.
5、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目的是加強思想統治.
第15課 漢武帝推進大一統格局
1、公元前 年, 稱帝,建立漢朝,定都 ,歷史上稱為西漢. 就是漢高祖.
2、漢武帝時期的儒家代表人物是 ,他建議漢武帝排斥和抑制其他學說,把儒家學說定為治國的指導思想.
請簡述什么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5、漢武帝通過頒布“ ”的方法削弱封國勢力,其巧妙之處在于漢武帝不費一兵,不損寸土,就削弱了諸侯王封國的勢力.
6、漢武帝大力加強監察制度的措施是,在中央設立 ;在地方將全國分為 ,稱為“十三州部”.
7、 時期,中央集權空前加強,大一統帝國得到了進一步鞏固和發展.
第16課 秦漢開拓西域和絲綢之路
1、公元前 年,漢武帝為了聯合西域的大月氏夾擊匈奴,派 出使西域.公元前 年,漢武帝為了開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強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再次派其出使西域.
2、今新疆地區正式歸屬中央統轄,是以公元前60年,西漢王朝在西域設置西域都護為開始的.
3、“絲綢之路”是從長安經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區,通往中亞、西亞,直至歐洲的交通線,因
而得名.
4、請簡述“絲綢之路”的開辟有什么意義.
第17課 先進的科學技術
1、西漢前期,人們從“ ”中得到啟示,發明了紙.
2、東漢時期, 在前人造紙經驗的基礎上,改進造紙術,后人將他改進的紙稱為“ 紙”.
4、公元 世紀,紙的使用在我國就已經相當普遍.
5、 是東漢時期杰出的醫學家,他著有《 》一書,闡述了中醫理論和治病原則,奠定了中醫治療學的基礎.后世尊稱他為“ ”.
6、 擅長針灸和外科手術,并研制成全身麻醉藥劑“ ”,這是世界醫學史上的創舉.后人尊稱其為“ ”.
7、《 》成書于東漢時期,它總結了周秦到漢代的數學成就.其中 等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數學運算方法.其出現標志著以計算為中心的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
第18課 昌盛的文化
1、佛教起源于 ,自西漢末年傳入我國.佛教教義有利于 ,對“來世天國”的期待,也在貧苦民眾中產生了極大的引力.佛教的傳播為中國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對后世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2、道教產生于 ,他是 與
的結合.道教的思想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關注現實、重現世的特點.
3、東漢以后,思想領域逐漸形成了以 為主, 三家并立互補的局面.
4、 撰寫的《 》,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130篇,52萬多字,記述了從傳說中的黃帝到漢武帝時期約3000年的主要史事.它體例完備,史料翔實,敘事簡潔,文筆生動,成為后世編寫史書的典范.
5、秦漢時期, 是我國雕塑藝術的杰出代表.
6、氣勢恢弘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反映出 ,生動展現出 .
第四單元 政權分立與民族匯聚
第20課 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
1、東漢末年,政局混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招賢納士,實行屯田.200年,曹操打敗袁紹,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后曹操率軍北渡黃河,消滅袁紹的殘余勢力,統一了黃河中下游地區.
2、 年,曹軍與孫權、劉備聯軍決戰,爆發了著名的 .
3、填表題
戰役名稱 時間 交 戰 雙 方 結 果
官渡之戰
赤壁之戰
4、三國鼎立局面是怎樣形成的?
第21課 南方經濟的發展
1、東漢末年,北方人口開始南遷; ,大批北方民眾紛紛渡江南下,形成了南遷浪潮.
2、北方人口的大量南下,不但 ,而且 ,使本來自然條件十分優越的江南地區迅速發展起來.
3、請簡述北方人口大量南遷,給江南地區帶來了哪些進步.(你認為東晉南朝時江南經濟為什么會得到發展?)
第22課 北方的民族匯聚
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你怎樣看待北魏孝文帝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
第23課 領先世界的科學技術
填表題
項目 人 物 成 就 意 義
祖沖之
賈思勰
酈道元
第24課 異彩紛呈的藝術成就
1、請簡述王羲之的書法成就與藝術特點.
2、王羲之的書法代表作品是 .為什么王羲之被后人尊稱為“書圣”?
4、東晉時期繪畫藝術成就最高的是 .其代表作是 .
5、請說一說顧愷之的繪畫風格.
6、石窟藝術綜合了雕塑和繪畫的特點,體現了
;是 而發展起來的.其中最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 、河南洛陽的 等.
類似問題3:初中歷史、地理、生物、政治各科復習題. 要快哦.尤其是地理、生物哦哦.謝謝!要帶圖的,重點圖哦,謝謝了哦!
1、地理區域有許多不同的類型,有的是自然區域,如珠江三角洲;有的是經濟區域,如工業區;有的是行政區域,如西藏自治區.同一個地理區域,可能同時兼有多重“身份”.
2、根據各地的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點的不同,可以把我國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即北方地區、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其中,秦嶺、淮河一線是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分界線.
3、我國的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在地形、氣候、河流流量和植被類型等方面均有明顯差異.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人們,在生產方式、生活習慣、文化傳統等方面也有很大差異.
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差異比較:
比較項目 秦嶺—淮河以北地區 秦嶺—淮河以南地區
1月平均氣溫(高于0°/低于0°) 低于0° 高于0°
年降水量 少 多
主要地形 平原與高原為主 平原、盆地與高原、丘陵交錯
植被類型 溫帶落葉闊葉林 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河流流量 小 大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 一年兩熟或三熟
耕地類型 旱地 水田
糧食作物 小麥 水稻
傳統交通工具 馬車 船
傳統體育項目 滑雪、溜冰 賽龍舟、游泳
4、西北地區的地形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以草原、荒漠景觀為主;西部盆地中有大面積的沙漠分布;只有在盆地邊緣出現稀少的綠洲.這一切說明西北地區是一個以干旱為主要自然特征的地區.
5、青藏地區因地勢高聳而成為一個獨特的地區,由“高”隨之而來的另一個顯著自然特征是“寒”.
6、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都是我國主要的牧區.內蒙古主要是溫帶草原牧場;新疆主要是山地牧場;青海和西藏主要是高寒牧場.內蒙古的三河馬、三河牛,新疆的細毛羊,青藏的牦牛、藏綿羊和寧夏的灘羊都是著名的畜種.
7、除了畜牧業外,在西北地區人們利用河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發展灌溉農業.
第六章:
1、 北京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國際交往中心.人民大會堂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所在地,中南海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
2、 北京皇宮的城市格局是“凸”字形的,這樣的城市格局是我國歷代都城規劃和建設的代表作.
3、 北京有著無數名勝古跡,長城、頤和園、天壇、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
其中北京故宮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筑群.
4、 為了增強國際競爭力和服務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規劃和建設包括中央商務區、國際傳媒大道等在內的重點功能區,以及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和高速公路;另一方面,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和服務質量,建設人與環境和諧共處的城市環境.
5、 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三部分及其周圍200多個島嶼組成,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港澳地區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
6、 香港和澳門是我國的兩個特別行政區.我國政府制定了“一國兩制”政策,祖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7、 香港人多地少,“上天”——建設高層建筑,“下?!薄詈T斓?成為香港擴展城市建設用地的兩種重要方式.
8、 港澳地區第三產業很發達,香港是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旅游中心.博彩旅游業是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9、 長期以來,港澳與祖國內地一直保持著密切的經濟聯系,其中以香港表現得最為明顯.祖國內地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且低廉,而香港則擁有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香港和祖國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10、轉口貿易是指從一國購進商品后,不在本地銷售,而直接賣到其他國家的貿易形式,祖國內地是香港最大的轉口貿易伙伴.
11、臺灣省包括臺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臺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它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12、臺灣島是個富饒的寶島,被譽為“祖國東南海上的明珠”.島上約一半以上的土地覆蓋著茂密的森林,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樟樹是臺灣最著名的樹種,樟腦產量居世界首位.
13、在20世紀60年代以前,臺灣經濟以農業和農產品為主,出口蔗糖、菠蘿、稻米、樟腦等.從60年代開始,臺灣重點發展出口加工工業,形成“進口——加工——出口”型的經濟.
14、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新疆境內高山與盆地相間分布,形成“三山夾兩盆”的地形特點.雄偉的天山山脈橫亙這些新疆中部,南北兩側分別是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
15、新疆有大小數千個綠洲,是最主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小麥、玉米、高粱等是這里的主要農作物,棉花、甜菜和多種瓜果成為新疆綠洲的特色農產品.坎兒井是一種古老的引水工程,長期為新疆的綠洲居民所利用.
16、新疆預測石油、天然氣儲量約占全國陸地總儲量的1/3,隨著國家“穩定東部,大力發展西部”的能源戰略決策的逐步實施,新疆有望成為中國重要的石油及天然氣工業基地.西氣東輸工程的實施將可以迅速增加當地的財政收入并能夠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
第七章:
1、 珠江三角洲位于廣東省的東南部,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
珠江三角洲地區形成了一個包括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沿海開放城市(廣州)、經濟開放區(整個珠江三角洲)在內的多層次的開放體系.
2、 利用這里的優越條件,珠江三角洲吸引了大量海外華人的投資(珠江三角洲外資的主要來源地是港澳地區),成為了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
3、 20世紀80年代以來,珠江三角洲利用其緊鄰港澳的優越地理位置,就近接受港澳的產業擴散,引進了大量的外資,同時也引進了先進技術設備、經營管理方法和最新工商科技信息,創辦了一大批加工制造企業,發展外向型的經濟.
4、 珠江三角洲生產的產品,主要是通過港澳貿易渠道,出口至東南亞、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區,賺取了大量的外匯.至20世紀末,這里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子和日用消費品生產出口基地之一.
5、 港澳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合作以“前店后廠”為基本模式.香港利用海外貿易窗口優勢,進行市場推廣和對外銷售,扮演“店”的角色.珠江三角洲地區則利用土地、自然資源和勞動力優勢,進行產品的加工、制造和裝配,扮演“廠”的角色.
6、 珠江三角洲地區加工制造業的發展,促進了餐飲、娛樂、運輸等服務業的發展,這些非農產業為當地剩余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而且還吸納了數百萬外地勞動力.
7、 隨著非農產業的發展和人口的遷入,珠江三角洲有越來越多的農業用地被改變為工業、交通和城市建設用地,這些非農用地與尚存的農業用地相鄰,形成了居住用地、工業用地、基礎設施用地和農業用地交錯分布的獨特土地利用景觀.
8、 西雙版納是除海南省之外,我國原始熱帶雨林保存最為完整的地方.高大挺拔的望天樹、巨大的板塊根、殘忍的絞殺植物、氣勢磅礴“獨木成林”等都是雨林特有的景觀.
9、 西雙版納生活著上千種動物,其中有亞洲象、綠孔雀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人們形象地把這里稱為“熱帶動物王國”.
10、西雙版納還是一個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以傣族為主體的多樣性民族風情為西雙版納增添了無窮魅力.
11、長期以來,西雙版納地區以農業生產為主,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在國家和云南省有關政策的鼓勵下,西雙版納憑借得天獨厚的位置優勢和資源優勢,使旅游業迅速崛起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
第八章:
1、世界上最大的黃土堆積區是黃土高原,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
2、水土流失帶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農作物產量下降;使溝谷增多、擴大、加深,從而導致耕地面積減少;還向黃河下游輸送大量泥沙,給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難.
3、黃土高原地形破碎,氣候較為干旱,不僅水土流失嚴重,而且多種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旱澇災害是黃土高原地區最主要的自然災害,所以說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十分脆弱.
4、在黃土高原要想使社會、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生態建設,改善環境,一方面,采取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與建梯田、修擋土壩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產活動,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過度放牧的地方減少放牧的牲畜數量等.
5、長江沿江地帶是一個較為典型的“帶狀”區域,不僅地理位置優越,而且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為本區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本區是全國經濟發展的重心地區.
6、長江沿江地帶溝通沿海經濟發達地區與西部資源富集地區,構成了一個英文字母“H”的格局,是承東啟西的紐帶.
7、長江沿江地帶是我國重要的農業區,而且工業基礎雄厚,目前已發展成為我國最具活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帶之一.通過眾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這些經濟技術優勢可向南北輻射,使我國南北經濟成為一體.
8、長江沿江地帶擁有很多城市,中下游地區城鎮密集,上游地區城市較少,其中,上海、南京、武漢、重慶四個特大城市,是區域的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對區域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在這四個特大城市的基礎上,分別形成了以它們為中心的四個城市群.
9、長江沿岸是我國高度發達的綜合性工業地帶.目前,自東向西已經形成了四大工業基地.鋼鐵、石油化工、汽車、輕紡等工業基地沿江分布,構成了我國東西綿延的“工業走廊”的雛形.
10、在長江沿江地帶大規模的開發過程中,出現了一系列的生態環境問題,如水土流失、洪澇災害(長江中下游地區是長江流域洪澇災害最集中、最嚴重、最頻繁的地區)、水污染和酸雨.
11、酸雨可導致水體、土壤酸化,對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蝕性危害,華中酸雨區是全國酸雨污染范圍最大、中心強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區,西南酸雨區是第二嚴重的酸雨區,華東酸雨區的污染強度低于華中、西南酸雨區.
第九章:
1、國土遼闊、區域差異大是我國的一個基本國情.一個區域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揚長避短,因地制宜地發展經濟,同時還要加強區域之間的聯系.
2、人口眾多,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低是我國的又一基本國情.21世紀的世界,是一個經濟走向全球化的世界,我國要積極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在世界中求發展.
類似問題4:2009年 南雅中學 期中考試 試卷(八年級上冊 聽說雅禮挺好的,現在沒有初中部就是南雅了,想給我女兒找份試卷做做.馬上就是生地會考了.
一、單選題(本題包括25小題,共50分.)
1.下列關于我國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A.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B.我國東臨太平洋,東部廣大地區雨量充沛,利于農業生產
C.我國主要位于熱帶
D.我國領土南北跨緯度近50°,南北氣候差異大,為我國發展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
2.與我國陸地相鄰,并且均為內陸國的有
A.俄羅斯,蒙古、巴基斯坦 B.哈薩克斯坦、印度、緬甸
C.蒙古、阿富汗、老撾 D.朝鮮、尼泊爾、老撾
3.下列各組中,屬相鄰的兩個省級行政區的是
A.黑龍江省和遼寧省 B.云南省和廣東省
C.甘肅省和重慶市 D.寧夏回族自治區和陜西省
4.下面關于我國各民族分布的說法,正確的是
A.各民族大雜居,小聚居 B.各民族大聚居,小雜居
C.漢族主要分布在東部和南部 D.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
5.分布在第三級階梯上的主要地形類型是
A.丘陵和平原 B.丘陵和盆地
C.山地和高原 D.平原和高原
6.下列關于我國國土面積、疆界和鄰國的表述,正確的是
A.我國陸地面積達960平方千米 B.我國大陸海岸線長2萬多千米
C.我國陸地界線長18000多千米 D.與我國陸地相鄰的國家有14個
7.世界大多數農作物和動植物都能在我國找到適合生長的地區,是因為我國
A.季風氣候顯著 B.夏季普遍高溫
C.氣候復雜多樣 D.雨熱同期
8.下列地區,地處暖溫帶、半濕潤地區、溫帶季風氣候的是
A.長江中下游平原 B.東北平原
C.塔里木盆地 D.華北平原
9.我國內流河大多分布在
A.東南沿海地區 B.東部季風區內
C.西部非季風區內 D.黃河和長江流域
10.下列省級行政區中有兩個簡稱的是
A.河南省 B.湖南省 C.甘肅省 D.山西省
11.下列有關我國季風的敘述,正確的是
A.影響我國的夏季風,既有來自太平洋的西南季風,也有來自印度洋的東南季風
B.東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東部地區,西南季風主要影響我國西部地區
C.受季風影響明顯的地區稱季風區
D.季風區降水比非季風區降水較多
12.下列城市中冬季平均氣溫最低的是
A.北京 B.哈爾濱 C.上海 D.廣州
13.北回歸線穿過的省區,自西向東排列正確的是
①廣東 ②廣西 ③云南 ④臺灣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14.我國人口分布的基本特點是
A.南方人口多,北方人口少 B.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
C.西部人口多,東部人口少 D.東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
15.我國少數民族集中分布的地區是
A.東北、東南、西北 B.西南、西北、東北
C.西南、西北、東南 D.東北、西南、東南
16.關于我國的地勢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是
A.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B.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C.多山地高原,四周低、中間高 D.西高東低,山脈呈網狀分布
17.長江與黃河共同流經的地形區有
A.四川盆地 B.華北平原 C.橫斷山區 D.青藏高原
18.我國秦嶺-淮河一線是
A.熱帶與亞熱帶分界線 B.暖溫帶與中溫帶分界線
C.濕潤與半濕潤區分界線 D.半濕潤與半干旱地區的分界線
19.2006年臺風給我國部分地區造成巨大損失,下列關于臺風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多發生于秋末、春初季節
B.除西藏、云貴高原外,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受臺風影響
C.臺風是災害性天氣,帶來大風降溫和霜凍
D.臺風帶來大量降水,可緩解伏旱.
20.下列高原與它們各自的地形特點的連線組合,正確的是
A.青藏高原-雪峰連綿 B.內蒙古高原-地面崎嶇
C.云貴高原-地勢平坦 D.黃土高原-平坦開闊
21.“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這首歌曲唱出了各族人民的心聲.請你判斷,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主要所在省(區)是
A.廣西 B.西藏 C.新疆 D.內蒙古
22.既臨渤海又臨黃海的省級行政區是
A.遼寧、河北 B.河北、山東 C.遼寧、山東 D.山東、江蘇
23.位于我國地勢的第二、三級階梯分界線上,呈東北-西南走向,又是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分界線的山脈是
A.大興安嶺 B.太行山 C.昆侖山 D.天山
24.我國關于人口問題的國策是
A.控制人口數量 B.提高人口素質
C.實行計劃生育 D.晚婚、晚育、優育
25.近年來,我國人口增長快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居住地的自然條件有較大改變
B.經濟文化發展,醫療衛生條件明顯改善
C.商業貿易活動日益頻繁
D.社會勞動力需求大幅度增加
二、讀圖回答題(本題包括7小題,共50分.)
1.讀“中國略圖”,完成下列問題.
(1)填出圖中序號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10分)
山脈:①
②
③
河流:④
地形區:⑤ 盆地
省區:⑥ 省
行政中心:⑦ 市
(2)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A (國家),B (國家),C 海.
2.讀我國沿北緯36度附近地形剖面圖,完成下列問題:(4分)
(1)受地勢的影響,我國大多數河流流向為_________奔流入海,溝通了__________交通,方便了沿海與__________的聯系,并在各階梯的_________地帶形成巨大的落差,蘊藏著豐富的_____資源.
(2)我國地勢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是第_______級階梯;地形以盆地和高原為主的是第_________級階梯;山東位于第________級階梯上.
3.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9分)
(1)A線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界線,此線以西為__________,降水_____.
(2)B線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界線,此線以東地形以__________為主.
(3)C線為一月_____等溫線,大體與__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線一致.此線以北耕地以__________為主,以南以__________為主.
4.讀下圖,完成下列各題.(4分)
(1)該圖表示的是__________季的季風.判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一季節,我市氣候的主要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這一季節,我國主要的氣象災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讀“黃河水系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7分)
(1)地圖中黃河主要支流的名稱是:① ,② .
(2)黃河比珠江長,但是水量僅及珠江的七分之一,其原因是: .
(3)黃河流經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水量減少的原因是: .
(4)黃河下游成為地上河的原因是: .(2分)
(5)黃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條河,全河含沙量的90%來自于 河段.
6.讀長江水系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9分)
(1)寫出序號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
城市:① .正在建設的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② .
(2)長江發源于A 高原 山脈,注入B 海,并將A、B字母填在地圖中相應位置.
(3)長江的水能資源 河段豐富,宜賓以下航運便利,被譽為“ ”.
7.讀我國干濕地區劃分圖,回答(7分)
(1)地圖中序號①代表 毫米的降水量線,將我國大致劃分為東西兩部分.其中, 業、 業和漁業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而西部地區以 業為主.
(2) 毫米的等降水量線,將我國東部地區又劃分為南方和北方.
類似問題5:到了高中,歷史政治地理生物還有提綱背嗎?
老師會從書上劃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