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遼寧高考生物第29題 第3小問為什么是“高
編輯: admin 2017-12-03
-
4
其實答案就像第(2)題答案說的那樣,誠然,剛剛從1%移動到0.003%時,由于光反應產生的ATP和NADPH(就是[H])對于0.003%的CO2是大大過量的,因此C3被快速轉化成C5,出現了時間軸上200S之后的那一段C3的下降和C5的上升,但是我們發現題中C5在270S時已經開始下降了,而C3則有上升的趨勢.這是因為,光反應產生的過量(對0.003%的CO2而言)的NADPH反過來會抑制光反應的發生,NADPH濃度不會一直上升,它最終會達到一個穩定的水平.
這個濃度水平比之前是要低的,因為暗反應中需要的NADPH變少了,故光反應受到抑制(此時的光照強度實際上已經超過了植物最適光照強度),故NADPH會穩定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在這個條件下,暗反應也會恢復平衡,即C3的濃度是C5的二倍.
其實這道題反過來思考比較容易,即:假設植物原來就是養在0.003%的條件下的,用題中的光照強度提供光照,那么這個光照勢必是高于植物最大光合效率需要的光照的(有那么個圖經常被考,就是研究植物光合作用隨光照強度變化的那個,在光照增大到最后那條線會變平,就是這個道理),但是暗反應依然會遵循原來的規則去運行,即C3是C5濃度的二倍.
不知道這樣說是不是會有所幫助?
類似問題
類似問題1:2011年遼寧高考生物第29題29、(9分)在光照等適宜條件下,將培養在CO2濃度為1%環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轉移到CO2濃度為0.003%的環境中,其葉片暗反應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爾濃度的變化趨勢如下圖.(1[生物科目]
請注意,卡爾文循環(也就是傳說中的暗反應)里,C5+CO2=2C3這個式子只是其中的一步,也就是二氧化碳是這樣被固定的這步反應并不需要光也不需要光反應提供的ATP和NADPH;但C3并不是最終的生成物.還有一個反應就是C3的還原,即12C3—>6C5+C6H6O3(糖類)這一步(其他反應物及生成物省略),需要光反應中ATP和NADPH的供應,約一下就是說,2C3->C5+糖類.這一步與上一個C5+CO2—>2C3一道構成了整個循環.
觀察這個循環可知,條件穩定的狀態下,C5總是可以地轉化成兩個C3,而反之2個C3也可轉化為1個C5,從而構成了循環(但這兩個反應并不是可逆反應).假設每次原來的C5完全轉化為新的C3而原來的C3完全轉化為新的C5作為一次完整的循環.
現假設穩定狀態下C3的濃度不是C5的二倍,而是少于2倍,即nC3=X*nC5(X
類似問題2:2011年高考生物第29題29、(9分)在光照等適宜條件下,將培養在CO2濃度為1%環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轉移到CO2濃度為0.003%的環境中,其葉片暗反應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爾濃度的變化趨勢如下圖.(1)圖[生物科目]
高中生物本來就不嚴謹……不能跟數學比的.
回答:是,相當于2個C3~~~1個C5和一個CO2
那個題我也忘了啊,建議你看看它們的 反應值△ 是否為兩倍.
再說了,高考都完了,卷都改了,就是他錯了,我們總是待宰的羔羊!等你有能力了再改變不合理的東西吧.接受不能改變的先.
類似問題3:求2011年高中生物奧賽練習題!
你留郵箱我發給你
類似問題4:第29題.'''
29、答案是:C.
題目中說,形成該化合物的氨基酸中,一個含2個氨基,說明R基上有一個氨基;另一個含3個氨基,說明R基上含兩個氨基,則這個多肽中R基上就含有3個氨基,那這個多肽就由17-3=14個氨基酸形成的,所以要想水解這個多肽,應該消耗14-1=13個水分子.